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告公示
发布时间:2023-06-07    来源:     责任编辑:赞皇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按照石家庄市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3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做好我县2023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赞皇县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赞皇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3年度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赞皇县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5月31日
赞皇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3年度实施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巩固提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持续修复地下水生态,为建设现代化美丽赞皇县提供水安全保障,根据《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3年度实施计划》,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年度目标
2023年,在巩固和保持已有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以井定量、关井减量,突出重点、精准治理”的思路,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灌溉水源置换、河道清理整治、调水补水工程、水资源监管等综合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全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降低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为减少地下水取水量关停机井24眼,通过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生活引江供水消纳937万立方米。
二、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全社会节水行动。深化农业节水。坚持超采治理与粮食生产统筹推进,推广节水技术和品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节水降耗、提质增效。在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1.5万亩。深化工业节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绿色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节水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动企业节水改造,推进企业内部用水梯级、循环利用,园区、企业间用水串联、分质利用,推动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强化园区、企业用水管理,突出用水定额刚性约束作用,建立完善用水计量体系,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绩效评价。推动重点用水行业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总结国家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的最佳实践,鼓励企业、园区开展水效对标活动。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5.3%。深化城镇节水。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向乡村延伸,持续推动县城供水老旧管网改造,通过实施市政及庭院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分区计量管理、压力调控、智能化建设等措施不断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到2023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8%以内。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新改扩建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既有建筑按规定实施节水改造,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器具。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鼓励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组织实施赞皇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工作。(责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委、开发区管委会、县水利局。相关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下不再列出。)
(二)努力提高地表水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引江调水。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调引中线江水,主要保障我县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力争年引江水量937万立方米以上。大力拦蓄雨洪水。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开展空地一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加非常规水利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布局排水防涝、雨水存蓄等设施,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完善中型水库洪水调度、供水调度机制,优化汛期水库调度,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拦蓄雨水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根据实际需求改建、扩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逐步提升再生水水质。加强再生水统一调度,扩大生态景观、城市绿化、市政环卫、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2023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责任部门: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气象局)
(三)巩固扩大水源置换成效。加强水源置换工程管护,巩固已有成效,结合实际谋划实施水源置换项目,减少地下水开采。农村生活水源置换方面,着眼提高南水北调受水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重点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巩固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源置换成果。(责任部门:县水利局)
(四)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开展补水河道清理整治。开展补水河道清理整治。着眼提高河道输水补水灌溉综合效益,扩大输水补水范围并尽可能向下游延伸,为沿线农业灌溉输送水源。实施河湖生态补水。统筹外调水与本地水,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对槐河、泲河河道实施生态补水,争取河道年生态补水400万立方米。加快现代化水网体系建设。按照省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有关要求,高质量完成市级水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加快推进县级水网规划建设,编制好区域水网建设规划,完善市域水网布局。实施槐河、泲河、许亭川等3条(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着力提升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责任部门:市水利局)
(五)健全完善地下水管理体系。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8万亩,坚持工程建设与机制建立并重,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等四项机制建立和落实。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同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关井行动。按照先通后关、应关尽关的原则,结合水源置换措施,制定年度关井实施方案,明确关井数量、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逐井落实关停方式,持续深入推进关井行动,减少地下水取水量。同时,充分考虑农业灌溉用水应急需求,在水源置换等项目稳定达效后,应选择部分成井条件好、水量稳定、水质较好的取水井作为应急备用水源,进一步优化管控措施,确保丰有管、旱能用。(责任部门:县水利局、县发展改革委、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六)强化节水宣传引导。组织专家学者和节水志愿者开展节水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共机构等活动,通过各具特色的节水宣传,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责任部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治理合力。坚持把地下水超采治理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严格落实县级协调、各有关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联动推进超采治理工作。组织推进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积极主动作为,以钉钉子精神,协力推进各项治理举措落地落实。
(二)紧盯重点环节,抓好巩固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超采治理的长期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保持攻坚突破的工作态度,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紧抓住重点环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要全面巩固压采成效,加大对2022年底前已经评估达效的各类治理措施支持力度,确保其正常发挥压采效益;对治理措施没有维持住、压采成效出现反弹的,必须在县域内通过新的治理措施予以补足,确保已有压采成效不退坡。要高度关注非超采区水位变化,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防止发生水位持续下降、超采区范围扩大等问题。
(三)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农业、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反映我县地下水超采治理需求,大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县(市、区)政府要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依法依规统筹现有资金,集中向治理区倾斜,确保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投入模式,采取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用水户自筹、市场融资等方式,筹措落实配套资金,为顺利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提供资金保障。
(四)严格督导考核,确保落地见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照既定目标任务,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加强实地督导,确保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对发现的问题挂账督办、紧盯整改。各地要依据2014-2022年全省超采治理成效评估初步成果,查找短板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整改到位,为国家阶段性评估验收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依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考核与问责办法》,对相关排名连续靠后、水位连续下降、未完成年度治理任务、超采区范围扩大的县(市、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约谈提醒,并视情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干部管理程序对相关责任人员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
附表:2023年南水北调受水区非农取水井关停任务表
附件:2023年南水北调受水区非农取水井关停任务表